佛教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文化 > 佛教常识
佛教常识
佛教经典
素食健康
寺院巡礼
历代高僧
僧人住处为何称寺院
时间:2011/07/06   作者:佚名   人气:4843 
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前,“寺”是当时官署的名称,如汉朝御史大夫,就叫御史大夫寺,管礼仪的叫太常寺,负责舆马的叫太仆寺,专管外交的叫鸿胪寺。

    那么寺是怎样变成僧院的称呼的呢?

    传说汉明帝刘庄,派郎中蔡音、博士弟子秦景等12人往西方寻求佛法,他们历经艰辛,在大月氏(今中亚阿富汗一带)开始搜集佛像和抄写佛经,同时认识了天竺(今印度)高僧法篮和摄摩腾,便邀请他们到东土传法。

    永平九年(公元65年),他们一行回到洛阳。明帝大喜,亲自接见二高僧,安排他们在鸿胪寺住下。第二年在洛阳雍门外按古天竺建筑模式,兴工造僧院。完工后,明帝给予很高的称谓——“寺院”,又因二高僧来时经书由白马驮来,,故取名“白马寺”。这就是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建筑的第一座僧寺。此后,“寺”便成为僧人藏经、讲佛和居住的场所。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,以“伽蓝”为僧寺名,隋炀帝大业中改称道场,唐朝又改称寺,一直沿用至今。

页面功能: 【字体:  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顶部
下一篇: 寺与庙的区别

版权所有:法门寺 www.famensi.cn     www.法门寺.cn
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陕(2022)0000016
地址: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: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-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:76940583
电话:0917-5254002(客堂) 0917-5256955(佛学院教务处) 0917-5254154(佛协) 传真:0917-5254146 邮箱:fms@famensi.com
若有缘:供佛、供佛指舍利、布施、斋僧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。 户名: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: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