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平九年(公元65年),他们一行回到洛阳。明帝大喜,亲自接见二高僧,安排他们在鸿胪寺住下。第二年在洛阳雍门外按古天竺建筑模式,兴工造僧院。完工后,明帝给予很高的称谓——“寺院”,又因二高僧来时经书由白马驮来,,故取名“白马寺”。这就是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建筑的第一座僧寺。此后,“寺”便成为僧人藏经、讲佛和居住的场所。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,以“伽蓝”为僧寺名,隋炀帝大业中改称道场,唐朝又改称寺,一直沿用至今。
版权所有:法门寺 www.famensi.cn www.法门寺.cn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陕(2022)0000016
地址: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: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-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:76940583
电话:0917-5254002(客堂) 0917-5256955(佛学院教务处) 0917-5254154(佛协) 传真:0917-5254146 邮箱:fms@famensi.com
若有缘:供佛、供佛指舍利、布施、斋僧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。 户名: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: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