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文化 > 历代高僧
佛教常识
佛教经典
素食健康
寺院巡礼
历代高僧
僧睿
时间:2011/07/06   作者:佚名   人气:4140 

年代:?年 --?年 国籍:中国









 

  释僧睿(约4-5世纪),协助鸠摩罗什译经的重要人物之一。魏郡长乐(今河南安阳东)人,生卒年月不详。睿少年时代,即愿出家。年十八,始礼僧贤为师披剃。梁慧皎《高僧传》卷六说他“谦虚内敏,学与时竞”。年二十二,即博通经论。曾听僧朗讲《放光经八屡有讥难,使朗难似解答。一日,朗谓其师贤曰:“睿比格难,吾累思不能通,可谓贤贤弟子也”。广年二十四’游历诸邦说法。餐曾从道安受学,罗什入关后,转而师事之,成为其主要弟子之一。睿常叹曰:“菇经法虽少,足识因果;禅法未传,厝心无地”。故请罗什出《禅法要解》三卷。从此,睿日夜修习,遂精练五门,善入六净,深得司徒姚嵩敬重。秦主姚兴伺嵩曰:“储睿公何如?”以藤邺、卫之松柏,答之。于是兴召见僧餐,并命公卿皆集,拟观餐之才器。梁《高僧传》卷六说“睿风韵洼流”含吐彬蔚气兴大为赏悦。事后谓嵩曰:睿“为四海标领,何独邺、卫之松柏”?从此僧睿美名远布,退迩归德。

  罗什译经,僧睿参与正义。什出《成实论》令睿宣讲,并说论中争执,有七处批《毗县》若不问而能解,可谓英才。睿受什命,讲《成实》启发幽微,契然理会而不曾问什。什叹曰:“吾传译经论,得与子相值,真无所恨矣”户什译多种重要经论,皆由睿作《序》冠其首。他晚年归信净土。梁《高僧传》卷六说他“善摄威仪,弘赞经法,常怀此诸业,愿生安养。每行住坐卧,不敢正背西方”。他临终前,预知时至,乃入房洗浴,烧香礼拜,回床向西方合掌而卒,世寿六十有七。

  罗什在长安,门人甚多,可谓人才济济,盛极一时。门下有“十哲”、“八俊”、“四圣”之说,僧睿才华出众,均列名次。睿为罗什译经所作《序》文,梁僧祐《出三藏记集》载有:《大品经序》、《小品经序》、《法华后序》、《思益经序》、《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》、《自在王经后序》、《关中出禅经序》、《大智论释序》、《中论序》、《十二门论序》。此外,唐道宣《内典录》卷三还载有僧睿著《二秦众经录》二部。

  关于僧睿的学术思想,当是继承罗什所译的《般若》、《三论》思想。他为罗什译出的《般若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、《中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等作序时,大力宣扬其优胜。如他在《中论序》中赞扬道:“照之不旷,则不足以夷无有、一道俗,知之不尽,则未可以涉中途、泯二际。道俗之不夷,二际之不泯,菩萨之忧也。是以龙树大士,折之以中道,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,恬之以即化;令玄悟之宾丧谘询于朝彻。荡荡焉,真可谓理夷路于冲阶,敞则鄙茅茨侧陋,睹斯论之宏旷,则知偏悟之鄙倍。......而今而后,谈道之贤,始可与论实矣”。

  僧睿虽赞《中论》,但他在修持上则倾心净土。他说求生西方净土,是他平生的誓愿可以说,他是教在

页面功能: 【字体:  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顶部
上一篇: 僧伽跋摩
下一篇: 正果

版权所有:法门寺 www.famensi.cn     www.法门寺.cn
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陕(2022)0000016
地址: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: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-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:76940583
电话:0917-5254002(客堂) 0917-5256955(佛学院教务处) 0917-5254154(佛协) 传真:0917-5254146 邮箱:fms@famensi.com
若有缘:供佛、供佛指舍利、布施、斋僧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。 户名: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: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