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文化 > 历代高僧
佛教常识
佛教经典
素食健康
寺院巡礼
历代高僧
智猛
时间:2011/07/06   作者:佚名   人气:4132 

年代:?年 --公元452年 国籍:中国









 

  智猛(公元?-452年),早期西行朝圣、求法的僧人。梁僧祐《出三藏记集》卷十五与梁慧皎《高僧传》卷三皆有传。猛,雍州京兆新丰(今陕西临撞东北)人。慧皎说他“察性端明,励行清白,少袭法服,修业专至,讽诵之声,以夜继日”。猛闻西域来华僧人云印度有释迦遗迹及《方等》诸经流行于世,心向往之,乃萌西行朝圣、求法之念。于是结伴一十五人,于秦弘始六年(公元4o4年)自长安出发,先至凉州,再西出阳关(在今甘肃敦煌西南),涉流沙,厉艰险,“二千余里,地无水草,路绝行人。冬则严厉,夏则瘴热。人死聚骨以标行路。骆驼负粮,理极辛阻”。由此可见,猛等行程,十分艰险。彼等继续前行,历鄯善、龟兹、于阗,一路备观备国风土民俗。再西南行二千里,始登葱岭。同行中九人,因不堪疾苦,乃退还。剩下六人,又行一千七百余里至波沦国,三越雪山,路极险峻,“冰崖暗然,百千余仍,飞维为桥,乘虚而过,窥不见底,仰不见天,寒气惨醋,影战魂慓,汉之张骞、甘英所不至也”。再南行千里,至罽宾国渡印度河,云山险阻,更甚于前。经千辛万苦,始达罽宾城。其国有大德,见等远道而来,欢喜赞叹。猛于罽宾,得见佛钵。后至迦毗罗卫,礼佛发、佛齿等舍利,并朝菩提圣树及佛涅槃处。最后至古阿育王首府华氏城。城中有婆罗门,名曰罗阅,举家奉佛,甚富有,造白银塔,高三丈许。法显旅印时,曾从其家得六卷《泥洹》梵本带回中国。猛亦从其家得《泥洹》一部。后继获《摩坷僧抵祗律》及诸经梵本,于宋元嘉元年(公元424年)自印度回国。同行中有四人,皆死于途中,仅剩智猛与昙纂二人回到凉州,译出《泥洹经》二十卷。元嘉十四年(公元437年)猛入蜀;元嘉十六(公元439年)于建业钟山定林寺作《游记》。元嘉末年(公无452年)卒。

  智猛结伴西行朝圣、求法,往返二十年(公元404一424年)出发时共一十五人,回来时仅剩二人。其中九人从葱岭退回,余四人皆死于途次。他以一种赤诚朝圣、求法的信念,克服艰难险阻,勇往直前。僧祐的《智猛法师传》中说猛从印度回来时,还获得众经梵本,但他在《经录》中却又说他只带回两部书,即《泥洹经》与《僧祗律》其中经,他在凉州译出了,律末译。如《出三藏记集》卷二云:“右二部,定出一部,凡二十卷,文帝时,沙门释智猛游西域还,以元嘉中于西凉州译出《泥洹经》一部。至十四年赍还京都”。他虽只译出一部经,但他那种不怕艰险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实属难能可贵。

页面功能: 【字体:  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顶部
上一篇: 僧伽提婆
下一篇: 昙摩蜜多

版权所有:法门寺 www.famensi.cn     www.法门寺.cn
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陕(2022)0000016
地址: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: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-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:76940583
电话:0917-5254002(客堂) 0917-5256955(佛学院教务处) 0917-5254154(佛协) 传真:0917-5254146 邮箱:fms@famensi.com
若有缘:供佛、供佛指舍利、布施、斋僧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。 户名: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: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