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文化 > 历代高僧
佛教常识
佛教经典
素食健康
寺院巡礼
历代高僧
行思
时间:2011/07/06   作者:佚名   人气:3885 

年代:?年 --740年 国籍:中国









 

  释行思(公元?一740年),慧能门下上首弟子。庐陵(今江西专安县)人。俗姓刘,出生年月不详。宋《高僧传》作者赞宁未为他单独立传,仅在《福义传》末用四行字提到他,说他出尘之后,纳戒已还,破觚求圆,听雕为朴,厥志天然也”。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说他“幼岁出家,每群居论道,师唯默然”。后闻慧能在曹溪,乃前往参礼。他在慧能门下,被尊为“上座”。〈传法正宗记》卷九亦说他“初于大鉴(慧能)之众,最能首冠”。他是慧能门下一位比较年长的弟子。后回吉州弘化。唐开元二十八年(公元74o年)圆孰后。后僖宗谥号弘济禅师。

  行思初到曹溪,即向慧能请教曰:“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”?能反问他:“汝曾作什么来”?他说:“圣谛亦不为”。默问:“落何阶级”?他说:“圣谛尚不为,何阶级之有”?慧能听了他的回答,很是器重他。其后慧能对行思的悟境作了肯定,印可他己得法,要他“分化一方”说:“从上衣、法双行,师资递授,衣以表信,法乃印心。吾今得人何患不信?吾受衣以来,遭此多难,况乎后代争竟必多。衣即留镇山门,汝当分化一方,无令断绝”。这段话,充分表明慧能认为行思是自己的嗣法人,信得过,不必传衣,免遭祸患。而行思则秉承师命,回到江西吉州住育原山静居寺弘化。宋《高僧传》卷九《福义传》说“四方禅客,繁拥其堂”,定见其法缘之盛。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石头希迁。

  希迁原是慧能门下一名沙弥,慧能圆寂时,他年仅十四,后到青原山参访行思。思问;“子何方而来”?迁曰:“曹溪来”。思又问:“将得什么来”?迁曰;“未到曹溪亦不失”。思曰:“恁么用去曹溪作什么”?迁曰:“若不到曹溪,争(怎)知不失”?接着希迁反问行思:“曹溪大师(指慧能)还识得和尚否”?行思曰:“汝今识得吾否”?又说:“识又争(怎)能识得”?他认为希迁是法器,遂自语道:“众角虽多,一鳞足矣”。其后行思命迁送书信与南岳怀让,要他将书送到速回,说:“吾有铀斧子与汝住山”。希迁从南岳回来之后,即向行思索讨“铀斧子"。思付法,迁再去南岳,大弘禅法。

  行思的悟境,在他与神会的谈话中显示无遗。据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说:行思在青原山,神会来参访,思问他:“什么处来”?会曰:“曹溪”。思又问:“曹溪意旨如何"?会只振身而已。但是行思对这样的动作不满意,他说:“犹滞瓦砾在”。神会问他:“和尚此问莫有真金与人否”?思曰:“设有与汝,向什么处著”?这表明他的悟境比神会高一筹。

  继承行思法嗣的希迁,门下著名人贼矢如荆州的天皇道悟,澧州的药山惟俨、潮州的西山大颠等。由青原行思发迹的这一系禅,逐渐演化出曹洞、云门和法眼三宗。此系最初虽不如怀让一系禅门兴盛,但后来人才辈出,迎头赶上,几与怀让门下平分禅门秋色。故行思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,占有与怀让同样重要的地位。

页面功能: 【字体:  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顶部
上一篇: 怀让
下一篇: 通玄

版权所有:法门寺 www.famensi.cn     www.法门寺.cn
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陕(2022)0000016
地址: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: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-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:76940583
电话:0917-5254002(客堂) 0917-5256955(佛学院教务处) 0917-5254154(佛协) 传真:0917-5254146 邮箱:fms@famensi.com
若有缘:供佛、供佛指舍利、布施、斋僧、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。 户名: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: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